HomeWPT扑克新闻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 曾经日夜琢磨牌局的你,是否也有那么一刻,突然觉得:怎么这游戏越来越无聊了?

不用自责,你并不是一个人。

哪怕是顶尖高手,也可能走过这段“倦怠期”。

比如芬兰高额桌传奇玩家 Jens Kyllönen,既拿过EPT又赢过WSOP,线上收入超550万刀,可拿下人生第一条金手链后他却选择转身离场,投入金融行业怀抱。

而另一头,也有人在微级别的牌局中坚持不懈。

有位线上玩家曾在28天里打满50万手NL2,仅赚300刀,却乐此不疲,打出了全网话题。

为什么有些人越打越多会毅然退场,有些人赢得少却越打越起劲?

答案可能就藏在一个词里:热情。

但热情这玩意儿,说来就来,说没就没。

当你觉得扑克变得无趣了,不妨试试以下六个方法,也许能帮你找回当初的那股悸动。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扑克心理学 给生活加点料

你会发现,那些能长期爱上扑克的人,通常不会只活在扑克里。

他们可能有其他爱好、工作,甚至人生目标并非全靠打牌支撑。

Daniel Negreanu会做播客、开大师课;

Phil Galfond创办了自己的扑克网站;

Liv Boeree涉猎科学传播与慈善;

Doug Polk在YouTube开疆拓土。

哪怕天天打牌,他们也不会腻,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翻牌圈。

你也可以尝试发展第二曲线,让扑克不再是生活的全部,而是通往更精彩人生的“跳板”。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换种游戏方式

觉得打牌乏味了?那是因为你一直在重复同一种玩法。

试试换个口味,比如短牌、奥马哈、2-7 Lowball或者Stud。

这些玩法规则、节奏、策略都不一样,说不定你会在新模式里找到久违的挑战感。

就像健身一样,老练一个动作总有瓶颈,换个器械,肌肉才会“惊喜”。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换张牌桌,换一群人

有时候你不是厌倦了游戏,而是厌倦了身边的人。

如果每次打牌都面对一群让你觉得“油腻”的老面孔,热情自然难以持久。

换个场子吧。

线上的,换去线下;线下的,换个俱乐部。

都不喜欢?那就自己组织一场你喜欢氛围的Home Game。

重新认识新朋友,新对手,甚至新的打法风格,扑克或许又变得好玩了。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降降级,减减压

很多玩家打到“失去热情”的那一步,其实是“打得太累”。

级别太高,压力太大,一场session影响三天心情,怎么可能还会觉得好玩?

这时候,不妨主动降级去打一些轻松局。

不为盈利,只为找回那种“随心而打”的放松感。

甚至可以试试休闲局、玩虚拟币、和朋友打几盘无负担的小局,重新找回输赢之外的乐趣。

先暂停,再热爱

你不是非得每天打牌才算“忠诚”。

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提不起劲,每次坐上牌桌都像上刑场一样,那就意味着:是时候“冷处理”一下这段关系了。

给自己放个假。

一个星期、一个月、三个月,按你心情来。

做点别的,旅行、健身、陪家人。

等你再回来时,也许你会发现,心里那点对扑克的爱,其实从没走远。
扑克心理学 为何有人获得千万刀也退扑克圈 有人只获得300却上头?!

技术力=热情的燃料

有时候你不是讨厌打牌,而是“赢不了所以不爱了”。

当你明明拼尽全力却总是被打爆,情绪难免低落。

那就别硬撑,停下来找人帮你看一看。

参加培训班、请教练、加入学习小组,把自己卡在那的技术短板修复一下。

你会惊喜地发现,当胜率回来了,成就感回来了,热情也随之回来了。

【关于世界扑克巡回赛
WPT世界扑克巡回赛,是国际电视游戏和娱乐领域的首屈一指的赛事品牌,其品牌存在于线下锦标赛、电视、线上移动设备中。自2002年以来,WPT一直引领着运动的创新,通过创作基于一系列高风险的独特电视节目,点燃了全球热潮。WPT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,目前正在制作第19季,该季在美国的 Sports播出

👉前往 WSOP世界扑克大赛
👉前往 GGPoker亚洲旗舰站